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SMT资讯 » 52smt.com过刊 » 正文

上广电合资,中国人不要再犯“典型式”教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2  浏览次数:454
核心提示:已经两年了,新一轮日系面板商向中国市场的生产线转移仍然没有落地。但是夏普的“龟山制造”成为“中国制造&rdq

已经两年了,新一轮日系面板商向中国市场的生产线转移仍然没有落地。但是夏普的“龟山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的步子已经指日可待。

来自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相关人士的说法:上月底夏普到深圳谈判,LG液晶工厂LGD在广州谈,奇美到佛山谈,友达也到广州谈……全球几大液晶巨头正在轮番造访珠三角。就在整个内地市场纷纷升温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的时刻———夏普生产线转移最大的主角上广电却一片唱衰之声。

继上周传来上广电资不抵债的消息后,上广电这个唯一拥有液晶面板资源的彩电厂商已经成为中国液晶产能投资的案例教材———甚至有日本跨国企业专家直指“中国面板厂商被日本企业绑架”。

在接纳了NEC的5代生产线后,上广电接下夏普的6代线正困难重重———在和日本企业的交道中,上广电们到底遭遇了什么?

接下生产线还是接下产业链?

没有人否认,当前中国是全球液晶面板市场最重要的救火队。那么中国市场机会,是否使得中国厂商获得和日本面板厂商比肩的能力?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日本在液晶面板技术上一直是独立发展,从夏普、松下、东芝、日立等全部都是面板、零部件全线配套。这就使得接下一条日本液晶生产线,就意味着接下其原有的上游产业链。日本液晶技术无法有效完成社会分工转移。

按照《三井帝国在行动》一书作者白益民的说法:以上广电NEC为核心的平板产业布局,是日本三井、住友两大财团的“蓄水池”,早已失去产业链自主性。

2002年12月,上广电集团与日本三井物产签署战略合作,合资成立了物贸公司;一年后,上广电集团再度携手日本住友财团旗下NEC,在上海投资80亿元,设立第五代面板生产项目,即上广电NEC,上广电控股75%,NEC持有剩余股权。

由于技术依赖日方,上广电NEC的技术量产部门几乎为日本工程师控制,本土员工主要是参与日常管理与业务部门。

一条已经淘汰的生产线,继续在中国市场发挥剩余价值。由于上游关键零部件、设备及材料,不得不依赖NEC在日本建起的采购关系。这使得,日系厂商在这条归属于上广电的生产线上,继续发展中衍生关系和交易。这使得上广电获得了日本厂商淘汰的5代线技术,而利润最高的采购端已被日本企业所控制。

不得不承认,上广电接下了一条生态链,而不仅仅是条物理意义上的生产线。

生产线转移的评估标准

也许正因为和NEC的合作太受桎梏,让此后的上广电和夏普的生产线转移谈判生出许多周折。

有谈判人士更直指“上广电要求太苛刻”。有NEC合作经验的上广电,一定希望在此后的夏普合作中有更多的腾挪空间。

在市场和技术上的捍卫上,上广电和夏普的困局也许正是中国企业和日本技术转移的困局。从产业链的配套上看,台湾液晶技术也许更适合当前的中国市场。然而受制于台湾当局的相关法律约束,台湾面板厂商的技术转移多年来一直没有落地。

内地已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但是由于目前内地只有5代线,无法经济切割大尺寸液晶面板,因此内地所需的液晶电视面板大部分都要靠进口。这令中国平板电视的增值空间局限在30%左右,也难以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今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该《规划》把“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列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明确支持6代以上液晶面板(TFT-LCD)和等离子屏(PDP)生产线的建设,支持骨干彩电企业提升模组一体化整机设计和生产能力。

政府强力推进面板项目的决心,让全球液晶产业原有的均衡格局竞争更加激烈。由于库存压力和市场的下滑,日、韩、台湾面板厂商也希望降低标准和中国厂商合作。

以夏普为例,其与上海广电集团合作在中国当地生产液晶电视面板的计划———主要是针对37寸以下的液晶市场。夏普已经停产的龟山第一工厂,正在进行中小型液晶板的生产线改造,但如果夏普与中方的谈判顺利结束,公司将中止改造,将设备转移到中国。

在此前两年,夏普在华销售的37寸以下液晶面板采购自台湾厂家,然而大尺寸液晶增长乏力———这块夏普不看重的市场也成了利润焦点。如果能在中国完成本地产销,将是夏普应对日元升值和全球市场下滑最好的市场策略。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在6代线到8代线的转移中,中国厂家希望获得更高的技术,当更需评估这条生产线背后的产业链成本。建设一条8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需要300亿元人民币,然而面板上游的配套产业评估也需要纳入隐性成本。

“这是一个好的市场机会。”市场人士指出:中国厂商确实需要对上广电NEC项目更多反思,不能再简单地以市场换经验,以市场换机会。

毕竟中国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条对方淘汰的生产线,还需要对产业链布局有更多的考量。

本报记者张春蔚

实习生叶华 (本文来源:南方网 作者:张春蔚)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注册指南 | 网站制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0903391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