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SMT资讯 » 52smt.com过刊 » 正文

核心技术缺乏 中国船舶电子遭遇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22  浏览次数:966
核心提示:核心技术缺乏 中国船舶电子遭遇瓶颈    我国已进入国际造船大国行列,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却非常弱小,

核心技术缺乏 中国船舶电子遭遇瓶颈

    我国已进入国际造船大国行列,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却非常弱小,企业普遍从德国等发达国家进口船舶配套核心设备,致使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发动机、电子控制设备等船舶关键配套件一般都从国外进口,进口配套产品比例高达70%以上。目前世界船舶配套产业年产值约230亿—250亿美元,主要生产厂家集中在西北欧和日本,我国虽然在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等船用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船舶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操舵系统、控制系统等船舶配套电子产品,还多采用国外产品。为了适应我国船舶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提升中国船舶配套产业特别是船舶电子产业的规模与水平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电子产品是我国船舶业的瓶颈

    船用电子产品是船舶配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船舶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高的部件。

    从发展趋势看,船舶电子技术正朝数字化、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用户对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要求逐步提高,船舶电子产品的制造逐步向系列化、模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鉴于船舶电子技术是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发达国家考虑其对海军装备和民用海事航运业发展所起的双重作用,普遍重视和扶持大型军工企业进入海事电子行业。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世界船舶配套产业市场规模约230亿—250亿美元,在船用设备中价值比较大的设备基本为:柴油机、发电机组、螺旋桨、辅助锅炉、甲板机械、操舵系统、导航及测量系统、舱室系统、辅助系统、安全及救生系统,其中船舶电子产品价值约占15%。其特点是产品种类多,用户分布面广,流动性强,对价格和服务要求高,但对每种船用电子产品的需求有限(不计船舶改造,每年全世界的大小船只的新船造船量约1万艘)。虽然船舶电子产品总体市场规模不是很大,但对船舶业的影响却不小,特别对我国船舶业来说,船舶电子产品至今仍是一大瓶颈。 
  船舶电子产品的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英国、丹麦、挪威、美国、加拿大,以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市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地区,生产与市场分布呈现一定的不均衡性。

    欧洲是现代航运业和现代造船业的发祥地,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强大的造船工业及船舶配套工业体系。近年来,虽然世界造船中心向东亚转移,但欧洲仍具有强大的船舶配套能力,在船舶配套市场上处于领跑地位,约占世界市场一半的份额。目前船舶电子产品的高端市场主要由欧美国家掌控。鉴于船舶电子商用技术在支持欧美海军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民用船舶电子系统及技术受到欧美海军高层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推广。

    日韩厂家侧重中、低端市场,可提供系列化的产品。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取代欧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日本的造船产量达到1750万吨时,已形成门类齐全、技术水平高的配套工业,成为世界船用设备制造大国。目前,日本造船配套设备国产化率达98%。日本主要是通过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并对本国企业实施适当保护,将船舶配套企业逐步整合,按专业分工形成集中生产优势,加强协调,才使造船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得以大幅度提高。韩国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船舶几乎全部使用进口材料和设备,到20世纪80年代韩国在引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积极推进船用设备国产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减少进口,促进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目前,韩国造船配套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0%。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